薯莨(拉丁學名:Dioscorea cirrhosa Lour.)別名赭魁、薯良、雞血蓮、血母、朱砂七、紅藥子、金花果、紅孩兒、孩兒血、牛血蓮、染布薯。
薯莨主治:咳血;咯血;嘔血;衄血;尿血;便血;崩漏;月經不調;痛經;經閉;產后腹痛;脘腹脹痛;痧脹腹痛;熱毒血痢;水瀉;關節痛;跌打腫痛;瘡癤;帶狀皰疹;外傷出血。
薯莨用種子繁殖,育苗移栽法。選擇地勢傾斜、陰濕的砂壤土作苗床。深翻細耙作高畦,畦寬70cm,長度不定。6月中旬果實成熟后及時采收,晾干,開裂后除去果殼,于7月上旬播種。
薯莨,藤本,粗壯,長可達20m左右。塊莖一般生長在表土層,為卵形、球形、長圓形或葫蘆狀,外皮黑褐色,凹凸不平,斷面新鮮時紅色,干后紫黑色,直徑大的可達20cm以上。
薯莨塊莖葉長圓形、卵圓形、球形或結節塊狀,長10-15cm,直徑5-10cm。表面深褐色,粗裂,有瘤狀突起和凹紋,有時具須根或點狀須根痕。